附件:
信阳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和等级标准(2014年修订)
教学单位: 年 月 日
| 评估观测点 | 分值 | 等级标准及建议分值 | 得分 | 查阅材料 | |
A | C | | |
1. 单位领 导重视 本科教 学[注1] 8分 | 1.1 单位领导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情况 | 3 | 高度重视,效果好 | 重视,有效果 | | 本单位党政领导班子教学专题会议记录、教学工作会议记录;单位领导参加教研活动、听课、巡教、巡考等原始记录;教研室活动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主题、与会人员讨论和发言内容及效果分析等)。 |
3 | 1 |
1.2 单位领导执行学校听课制度以及巡教、巡考等深入教学第一线情况 | 3 | 好 | 一般 | |
3 | 1 |
1.3 教研室每月开展教研活动情况 | 2 | ≥2次,效果好 | 1次,有效果 | |
2 | 1 |
2. 师资 队伍 (授课、听课、教研、教学水平) 12分 | 2.1 55岁(含)以下教授、副教授每学期为本科生授课情况 | 2 | 100% | 90%~94% | | 本单位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名册、授课名称及授课班级等材料或班级课程表;各教研室专任教师花名册和教师听课原始记录;专任教师教研立项情况统计表、教学研究获奖情况统计表、教学技能竞赛获奖统计表及获奖证书复印件或相关证明材料。 |
2 | 1 |
2.2 专任教师[注2]执行学校听课制度情况 | 3 | 好 | 一般 | |
3 | 1 |
2.3 专任教师主持校级及以上教学研究课题和教学研究获奖情况 | 4 | ≥4 | 1 | |
4 | 1 |
2.4 专任教师教学技能竞赛获奖情况 | 3 | 校级一等奖及以上≥1人次或校级二等奖2人次 | 校级三等奖1人次 | |
3 | 1 |
| | | | | | | | |
3. 专 业 课 程 建 设 与 教 学 改 革 30分 | 3.1 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特色专业、新专业等的申报情况 | 3 | 思路清晰,积极申报 | 一般 | | 专业建设规划以及相关申报材料;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表以及课程开出情况统计表;全校性公选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教学方法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开发与应用情况;上网课程统计表(必须是该门课程的完整课件及网址);教材选用、出版、获奖情况统计表及相关证明材料;发表教改论文统计表及论文复印件;具体详尽的实习、实训方案;各专业实验课程标准、实验开设情况统计表、实验记录本以及学生实验报告等;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开出情况统计表;实验室开放情况一览表(包括实验室名称、开放的范围、时间、内容、对学生的覆盖面等)和有关原始记录。 |
3 | 1 |
3.2课程开出率(依据专业培养方案) | 3 | 100% | 92%~95% | |
3 | 1 |
3.3开设全校性公选课程的门数 | 3 | ≥5门 | 3门 | |
3 | 1 |
3.4 教学方法和手段 | 2 | 先进,效果好 | 一般 | |
2 | 1 |
3.5本年度上网课程门数 | 2 | >2门 | 1门 | |
2 | 1 |
3.6 教材建设与选用 | 2 | 质量高 | 一般 | |
2 | 1 |
3.7教学改革成效(发表教改论文情况) | 3 | ≥5篇 | 1-2篇 | |
3 | 1 |
实 践 教 学 | 3.8 实习与实训 | 4 | 时间有保证, 措施完善,效果好 | 一般 | |
4 | 1 |
3.9实验开出率(依据专业实验课程标准) | 3 | 100% | 90%~95% | |
3 | 1 |
3.10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注3]项目 的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 | 3 | ≥80% | 50%~60% | |
3 | 1 |
3.11实验室开放情况 | 2 | 好 | 一般 | |
2 | 1 |
4. 学术 氛围 6分 | 4.1聘请企业或基础教育教学一线的校外专家为本科生作技术指导、辅导报告、示范课等情况 | 2 | ≥3 | 1 | | 校外专家来校交流和校内外专家为本科生作学术报告情况统计表(包括时间、地点、题目或内容、听讲对象、主讲人情况)、原始材料和记录等;教学竞赛或观摩课等的活动方案、过程性材料和结果等。 |
2 | 1 |
4.2校内外专家为本科生作学术报告情况 | 2 | ≥10 | 3-5 | |
2 | 1 |
4.3本单位开展教师教学竞赛或观摩课情况 | 2 | ≥2 | 1 | |
2 | 1 |
5. 教 学 管 理 16分 | 5.1管理队伍情况 | 2 | 健全稳定,结构合理,素质高 | 一般 | | 管理人员统计表(含姓名、职务、年龄、学历、学位、职称、任职时间、管理职能等)和教学管理及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说明;本单位督导组成人员名单、工作计划、规章制度、执行记录、教学评估及质量监控的过程性材料和总结材料;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过程性材料;学校组织的考试试卷、毕业论文(设计)检查结果、本单位试卷、毕业论文自查情况总结;试题库原件、教考分离试卷等材料(实行教考分离的制度建设、课程名称)。 |
2 | 1 |
5.2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 2 | 严格 | 一般 | |
2 | 1 |
5.3本单位教学督导工作运行情况 | 2 | 好 | 一般 | |
2 | 1 |
5.4 本科生导师制执行情况 | 2 | 严格执行,效果好 | 一般 | |
2 | 1 |
5.5 期末考试试卷检查情况 | 3 | 根据两学期试卷检查的平均成绩排名和毕业论文(设计)检查结果的排名确定:前30%、中40%、后30%的单位分别得3、2、1分 | |
5.6 毕业论文(设计)检查情况 | 3 | |
5.7试题库建设和推行教考分离情况 | 2 | 好 | 一般 | |
2 | 1 |
6. 教 风、 学 风 与 考 风 11分 | 6.1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学事故发生情况 | 2 | 师德师风好,无教学事故发生 | 有教学事故发生 | | 师德师风建设的规章制度和典型性材料,教学事故的说明材料;教学检查情况汇总表;期末考试综合测评情况;学生参加科技文化活动和技能竞赛获奖情况一览表及证明材料。 |
2 | 0 |
6.2教学检查情况(历次检查学生到课率的平均值) | 3 | ≥90% | 70-80% | |
3 | 1 |
6.3两次期末考试综合测评情况 | 3 | 一等奖1次以上或 二等奖2次 | 三等奖1次 | |
3 | 1 |
6.4学生参加本单位、校级、省级、国家级科技文化活动和技能竞赛获奖人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 | 3 | >5%,效果好 | 2%~3%,有效果 | |
3 | 1 |
7. 教学 效果 14分 | 7.1本届毕业生毕业率 | 2 | ≥98% | <95% | | 本届毕业生毕业率和学士学位授予率统计表;本届和近三届毕业生整体考研录取率及增量统计表;学生发表学术论文一览表及论文原件,学生获得科研成果或教学成果奖一览表及证明材料。 |
2 | 1 |
7.2本届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率 | 2 | ≥95% | 90%~94% | |
2 | 1 |
7.3本届毕业生整体考研录取率 | 2 | ≥15% | <10% | |
2 | 1 |
7.4本届毕业生整体考研录取率增量 | 3 | 以近三届整体考研率的平均值为基准,每提高0.1个百分点加0.1分,最高不超过3分 | |
7.5体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年度在CN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篇数 | 3 | 以第一作者、其他作者发表论文每篇分别计 1分、0.5分,最高不超过3分 | |
7.6体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年度学生获校级及以上科研成果或教学成果奖项数 | 2 | ≥3 | 1 | |
2 | 1 |
8. 特色 项目 3分 | 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本单位优于其它单位的独特优质风貌,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取得突出成绩,效果显著,在学校有一定影响、并有可推广的经验、得到公认的特色项目。 | 特色项目提炼内容。 |
9. 附 加 项 [注4] | 9.1本年度开设双语教学的课程门数。其中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四个学科所在单位,开设2门及以上的得1分,开设1门的不得分,没有开设的扣1分;其他单位开设1门及以上的得1分,没有开设的不得分,也不扣分。本年度获批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加5分,省级加3分。 9.2本年度获批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加5分,省级加3分,校级加1分。 9.3本年度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加5分,省级加3分,校级加1分。 9.4本年度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加5分,省级加3分,校级加1分。 9.5本年度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5分,省级加3分,校级加1分。 9.6本年度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加5分,省级加3分,校级加1分。 9.7本年度获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加5分,省级加3分,校级加1分。 | 采用双语教学的课程名称、任课教师、教材、试卷、教案等支撑材料;获批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情况。 |
| | | | | | | | |
注1: ①单位领导重视教学工作,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质量意识强,责任人责任明确;
②高度重视教学质量,把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
③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的关系,有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工作的政策、措施及具体实施办法;
④积极深入教学第一线,如课堂听课、巡教、巡考等,及时研究解决本科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注2:专任教师是指学校在编的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
注3: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注4: 9.1-9.7是以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要求建设的七个项目来进行考评。同一项目在同一年度获得不同级别的以最高分计,不重复累加。
说明:1. 观测点的评估等级分为A、B、C、D四级,本方案只给出了A、C两级的等级标准和建议分值,介于A级和C级之间的为B 级,低于C级的为D级。
2. 所有观测点的时间范围都是在评估的当年年度。
3. 得分分为评估分和附加分两个部分,两者分别计算和说明,不合并。评估指标体系满分为100分,没有评估项目的不计入总分,计算办法:(各项评估观测点所得分数之和÷评估指标体系相应观测点满分之和)×100。